這場演講的分享,我其實很緊張。
因為要跟徐仲同台,談關於食材的旅行。
我其實認識地方的食材與節氣不多,二十四節氣要背完不可能,哪個地方什麼時候產什麼食材也了解有限,總感覺這場子應該是要 洪震宇 VS 徐仲 才對!一個從食品營養背景,一個從社會新聞背景,來看食材這事情應該會顯得有趣。但是早早半年前就答應的出席,越靠近反而越擔心該如何搭配表現,去談所謂:「我們的食溯之旅」。
最終,他用尋找食材進入地方旅行,我用旅行遇見地方食材。他用結構完整清晰的分享,告訴大家關於流域裡的風土如何影響農產與飲食。我用一張一張照片說著旅行中發生的一切,那些精彩藏身於生活中枝微末節的故事裡。
我很喜歡這場最終的呈現,不同個性的兩個人,不同角度的看待食材,不同方式的地方旅行,就像是對於旅行,風尚僅能給予安排上的規劃協助,至於感動該如何挖掘找尋,每個旅人們都會有自己的獨特之處,感受上的差異。
最終,每個人的每趟旅行,都成為人生旅程中不可取代複製的一幕之間。